大桥亮点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建设。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以抗击八度地震。
珠港澳大桥四个亮点:[1]
据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计划单列500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
1.“中转站”也是“艺术品”
“大桥工程将分别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南北两侧,通过填海建造2个人工岛!”香港一名参与大桥设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其介绍,人工岛间将通过海底隧道予以连接,隧道、桥梁间通过人工岛完美结合,“同时,两者之间的转换,我们还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既是"中转站",又是"艺术品"!”该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地说道。
2.斜拉桥索塔造型像钻石
据了解,在珠港澳大桥主桥净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区段,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采用主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将成为大桥主桥型最突出外貌。
据透露,该斜拉桥的整体造型及断面形式除了满足抗风、抗震等高要求外,还将充分考虑景观效果,暂推荐采用钻石型索塔,总高170.69米。
3.人工岛设平台观赏海景
此外,珠海作为中国有名的蚝贝类产销基地,人工岛设计也可望采取蚝壳的特色造型。同时,大桥隧道出入口亦将进行景观美化。 根据珠港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要求,人工岛将成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除了岛上构筑物的造型美观外,还将重视岛区范围内的绿化工程,出于环保考虑,岛内铺设绿城人造草坪,解决了海上淡水资源缺乏的难题,同时在海景较美的地方设置观景平台。
4.设立白海豚观赏区
据了解,珠港澳大桥将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为提高游客对白海豚的保护意识,大桥离岸人工岛或沿线适当的地方,有望在面向白海豚繁殖区域设白海豚雕塑,或者将白海豚形象在大桥工程部分造型中得以体现,并设立白海豚观赏景区。
设计方案
第一种由合和实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胡应湘提出,大桥全长约28公里,由香港赤腊角的北大屿山公路起经大澳,接上一条长1400米、能让大型船舶通过的斜拉桥,再转为较低矮桥身越过珠江出口,然后在接近陆地时做Y形分叉,一条通往珠海,另一条接澳门,投资约150亿元。
第二种方案由三地专家提出,港口与大桥并举,以珠海万山群岛的青洲岛、牛头岛为中心,建立一个可停泊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和100只散杂货船、油船、年吞吐能力1.5亿吨的国际枢纽深水港———万山港,东连香港大屿山鸡翼角,西连珠海拱北,南连澳门大水塘,全桥长32公里,预计投资约250亿元人民币。这个方案的最诱人之处是,港区造地6.45万亩,按每亩地价40万元计算,可得土地收入260亿元,几乎等于零投资。究竟用哪种方案,还在论证阶段。
按照广东“十一五”规划,港珠澳大桥的时间表是:2007年部分动工,2015年竣工。
港珠澳大桥的多个修建计划已经报请国务院组织评定。
以下是港珠澳大桥的最新进展情况:
2005年3月8日,完成港珠澳大桥可行性方案,并提交港、珠、澳政府。
2007年1月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了“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该小组的成员单位是交通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8年3月9日,有关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待解的25个专题,完成21个。
2008年3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港珠澳大桥采用单“Y”结构(在深圳没有落点)。
2008年4月10日,港珠澳大桥野外勘探工作结束,预计6月下旬提交勘探报告;
2009年12月15日,珠港澳大桥开工建设
预计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车
三地受惠
一桥横贯东西,连贯三地,推动珠港澳大桥的内在动力就是珠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增长需求,与长三角的“两小时经济圈”有异曲同工之妙,珠三角梦想着在大桥建成之后,成功打造一个“三小时经济圈”。
营造同振共荣珠三角快速经济圈一直是珠三角与港澳之间多年的梦想。在新的珠港澳大桥规划中,未来一旦大桥建成,在路桥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牵引作用下,粤港澳周边100多个城镇将纳入同一个三小时车程辐射圈内,届时150亿港元的大桥投资将使广州、香港、珠海三地之间的车程都大大缩短。
从另一角度来讲,珠江入海口公路网链缺口是造成珠江西岸在引进外资方面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可以相信如果以公、铁路桥或隧道连接两岸,构造一个完整的道路网,将给大珠江三角洲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三小时这个概念很重要,过去20年珠江三角洲东部发展远超过西部,主要原因就是东部与香港有陆路相连。”香港大学商学院教授米高·恩莱特曾做此判断。据介绍,根据研究结果,连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从珠海和中山以及深圳和东莞过去20年发展可见一斑。据统计,在1980年位于珠三角西部的中山加上珠海,相对东部的深圳加东莞,在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两方面都相若;可是到2000年,深圳和东莞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山和珠海的三倍多。
“珠江三角洲两个原来在人口和经济发展相差不多的地区,出现如此巨大的分歧,主要差别就是东部地区与香港的连通性较高,这一差异使香港公司和在香港的外国公司的投资、技术和管理倾向流入珠三角东部,为深圳和东莞出口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把西部远远抛在后面。”米高·恩莱特分析认为。
小结:其建成后对珠三角产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消除珠江西岸城市与香港的陆路联系障碍,促进珠三角西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缩短与香港的经济距离,降低交通成本;
减少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大气污染
相关资讯
300人赶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东人工岛软基处理加速[2]
港珠澳大桥技术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丰硕[3]
港珠澳大桥上世界埋深最深沉管开始预制[4]
港珠澳大桥仪式在西人工岛施工水域举行[5]
港珠澳大桥两施工监理段签署合同[6]
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造价增至250亿 料下半年动工[7]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接线工程造价涨55%[8]
港珠澳大桥正破世界级难度 基槽精挖犹如海底绣花[9]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7月正式启动[10]
港珠澳大桥正破世界级难度 基槽精挖犹如海底绣花[11]
|